首页 > 建言献策 > 议政成果选登 > 工业强区

加强劳动保障 打造工业强区

发布源:三水区政协 2008-08-19
字体: 打印本页

(2005.7)三水区政协“工业强区” 专题议政报告会材料之三

加强劳动保障 打造工业强区

民盟三水总支委员会

    劳动保障是“工业强区”的先决条件。劳动保障搞好了,我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就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障;而工业化进程发展顺利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又有利于搞好劳动保障。“工业强区”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建设和谐三水,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就业、生活、健康、安全、养老提供充分的保障。
    
下面,我们就如何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拓宽就业渠道,为“工业强区”提供劳动力保障
    
目前和今后若干年我区劳动就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据查,目前我区劳动力已出现求大于供的情况。而事实上失业的人数和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不断地增加,有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园区的工厂企业需要大量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失业者不愿意到工厂企业打工,部分新增劳动力又因有高学历,就业期望值高,更不愿意到工厂企业打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数由于无一技之长,不符合企业的用工条件,就算条件符合的也不愿意去务工。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所难免。有工无人做,有人无工做这种尴尬局面,势必影响我区的工业强区进程。为此,我们建议:
    
(一)以培训促就业。
    
1、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对口培训促进就业。加大对区工业中专和理工学校的投入,根据各工业园的发展定位做大做强我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扶持民间教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保障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供求平衡,以及预见性地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储备工作。
    
2、通过培训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就业能力。首先,各镇建立成人学校,邀请有关专家免费为农民开办各种旨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公民素养的专题讲座,甚至可以直接上文化课,通过提高素质促进其就业观念的转变和角色转换。其次,充分了解农民的素质状况、年龄层次和就业意向,结合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办学机构,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专业化与综合性的“定单式”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谋生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从长远来看,提高素质是促进农民角色转换,改变农民出路的根本途径。
    (二)以发展促就业。
    
1、以优惠的税费政策鼓励创业,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政府可借鉴“薄利多销”、“开业有礼”的商业经营理念,以“开业免税”、“扩业不扩税”、“同行业聚集减税”、提供优质服务等办法来鼓励创业,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以扩大就业面。如对新开企业或商业店档,可给予一年的“创业期免税”优惠,扩大经营的,可给予一年的“发展期不增税”优惠;巧用税费优惠策略吸引同类产业聚集、同行业聚集。薄税则业兴,业兴则人和,人和则财生。各行各业都多了,兴旺了,人就不愁没工可做,政府也可以坐收“薄税多收”之利。不过,政府首先要有“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富而富”的胸襟、气度和社会责任感,要“利为民所谋”。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我们认为,工业化固然是强区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搞“工业强区”不必避讳提农业。我们大张旗鼓搞四大特色工业园,也可以大张旗鼓搞几大特色农业园,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不仅仅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能以其高产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带来可观的GDP增长。众所周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高科技农业、观光农业正在大行其道,并有广阔而诱人的市场前景。三水本来就是鱼米之乡,搞特色农业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根据各镇原有农业基础,以绿色、健康、环保、高科技、高品质为核心理念,规划“万亩水稻园”、“万亩蔬菜园”、“万亩果园”、“万亩水产养殖园”等,再筹划一个现代化绿色农产品加工园,一个大型绿色农产品集贸市场,将来还可以开发“农业园观光购物一天游”的旅游项目,并就此进行农业专项招商引资。以全新的理念经营农业,经营农村,让农民到农业园做老板,或者到农业园打工,做农业工人,是解决农民就业,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过上同城生活,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三水的有效途径。
    (
三)以布局促就业。
    
加快调整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1、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以吸纳高、中端技术人才就业。2、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低端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各镇、街道、经济区要依托相应的工业园,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以传统产业为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把项目引进、工业园区建设与第三产业配套紧密结合,安排年纪偏大又无一技之长的就业有困难的劳动力到园区从事保安、保洁、绿化和其他服务工作;安置经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到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二、推进社保事业,为工业强区提供和谐安定的环境
    
要加快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为“工业强区”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迫切解决两大难题,即社会保险扩面难和社保基金压力大的问题。显然,社保扩面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工业强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着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为此,我们建议
    (
一)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进行宣传监督,利用电台、电视、电信、宣传栏、小册子、社会咨询等做社保公益宣传,让广大劳动者知道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每个用人单位和每个公民的义务,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意识,在全区积极营造依法参保、自觉缴费的舆论氛围。二是对有关社保缴费标准和流程问题、责任和权益问题、社保基金的使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增加透明度,以提高认识,促进理解,消除疑虑。三是引导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健康的企业文化,使人人都认识到,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长期稳定、企业健康发展、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安全网。
    
二)加强监管力度。(1)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严密监督,坚决限制那些低素质企业进入。(2)要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提高和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社保、工商、税务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住社会保险登记这个扩面源头。(3)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社会保险稽查力度,促使用人单位及时办理参保手续,同时要坚决防止和打击社保执法与稽查中的腐败现象。(4)协助建立健全企业基层工会,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社保维权监督作用。(5)开通社保投诉电话,方便群众就社保问题进行投诉监督。
    
(三)增强政策力度。一是定期对各行业企业的发展及劳动用工进行评估,并在充分考虑企业承受力的基础上制定同业间同等比率的参保基数,为同行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保障,以消除企业扩保的顾虑。二是以参加社会保险为企业准入的条件之一,而不是以不参加社会保险为招商引资的承诺条件。这一点在“民工荒”已经初露端倪,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今天尤为重要,政府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三是在亲商、敬商、爱商、富商的同时,还要做到亲工、敬工、爱工、重工,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除了投资环境外,就业环境也将成为各地的重要竞争力。政府既要关注GDP增长,也要关注均衡、公正与和谐,善于做劳资相方的协调者。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把参保、扩保增长情况作为对各镇区各有关部门领导的的考核内容;把参保情况作为企业年审、商标评优等的条件之一,对参保达标的企业挂社保红榜,并适当减免部分税费,对不达标的企业挂黑榜,不给予办理年审和评优,并依法给予罚款处理。
    
(四)强化服务意识。 充实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完善社保服务设施;提供热情、规范、周到的社保服务,形成全局性、现代化、人性化的社保服务网络。
    
(五)夯实社保基金。一是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制度,定期对社保基金的收支进行审计检查,保证一分一厘都不被挪用。二是广开财路,逐步扩大社保基金来源,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单靠征收保险费,很难保证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做实个人帐户。要通过积极扩保、政府的财政拨款、募捐、发行社保彩票等多渠道筹集,扩大基金来源,才有可能化解养老保险空帐。国家已下大决心来做这件事了,地方政府不能老是观望、坐等,要主动承担起责任。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大动议,规定政府每年把可支配财政收入的1%划拨给养老保险基金,对十分紧张的社保基金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项民心工程。另方面,要大胆探求养老保险基金的新财源。可以通过搞“社保基金百万行”慈善公益活动、“我为社保出分力”的义演义卖活动、申请每年发行一次的即开型“长青树”(喻老有所养、长寿)有奖彩票等方法募集社会闲散资金来扩充养老保险基金。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可以从用上述方法筹集来的资金分流一部分过来缓解,也可以从征地补偿款、土地流转收益、土地经营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来逐步扩大基金基数,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并逐步过渡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标准,让他们过上真正意义的“同城生活”。到那时,我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才算完成。
    
三、优化就业环境,为“工业强区”招揽八方人才
    
从去年开始,广东的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出现了“民工荒”。据估计,广东的民工缺口大约在两百万左右。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广东工业企业迅速发展,用工量增加。二是长三角发展势头更旺,就业环境竞争力略胜一筹:工人月薪比珠三角高出50-150元;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当地人不歧视外地人,使外来工能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三是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事实表明,搞“工业强区”光重视招商引资是不够的,货币资本最终需要通过与人力资本的结合才可以实现资本增殖。我们建议区政府除了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外,还要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在劳动福利方面,应着力于改善就业环境,使三水不仅成为投资的“热土”,而且成为就业的“热土”,以吸引八方人才为我所用,共同为实现“工业强区”献技出力。
    
(一)以人为本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各种市政设施、公共设施要质优量多,并富有美感和文化内涵。如宽阔笔直的道路、繁华的街市、舒适美观的公共娱乐场所,便利的生活设施、质优价廉的学校等都是吸引各层次务工人员来三水创业、就业的物质条件。
    
(二)各级政府官员要做尊重外来工的表率,不用“捞仔”、“捞妹”等带有地域歧视的称谓称呼外省人;向全区人民宣传外来工对三水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开展“三水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的主题宣传活动,号召全区人民尊重和友善对待外来工,形成本地人外地人亲如一家的人文氛围。
    
(三)应积极引导企业重视员工福利,把提高员工福利作为吸引人才、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引导企业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人是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劳资双方应该是合力与“双赢”,而非对立与内耗。和谐也是生产力、竞争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www.ss.gov.cn & www.sanshui.gov.cn 公安备案200304A0009 粤ICP备05101457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57-87783817 传真:075787734534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人民三路139号区政协楼

建议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本站,最佳分辩率14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