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 议政成果选登 > 工业强区

正确处理工业强区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发布源:三水区政协 2008-08-19
字体: 打印本页

(2005.7)三水区政协“工业强区”议政报告会材料之十

 

正确处理工业强区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区政协三胞委员会

    今年,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为我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是辨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在实现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强化环保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走一条可持续的工业发展之路。
    一、环境保护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源和能源大量增加消耗,带来各类型的环境污染。自然环境的破坏,竞争能力缺失,又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障碍。只有通过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消除负面影响,工业经济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工业发展的全过程,是实现工业调整结构、升级换代、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和动力。过去,我们走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当时工业不多,环境容量大的情况下,抓住了工业的末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后果苦不堪言。2004年我区投入8000万元整治西南涌上游3公里段,尚未能彻底改善水质,况且还有同样已受到严重污染的大棉涌、左岸涌、乐平涌等,尚未知要投入多少资金才能弥补这笔环境经济损失。在我区迎来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级领导必须将环境看作是一个地区全体人民群众利害攸关的大问题。发展工业为了发展经济,发展经济为了人民富裕安康。环境保护搞不好,即使工业发展了,也不可能会给人民带来富裕和安康。其次,环境的容量是制约工业发展规模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环境规划,合理利用环境容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业发展规模。第三,促进合理的工业结构调整,设立合理的环保准入门槛,把好环保审批关,建立扶优汰劣的环保淘汰机制,才能带动我区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四,只有优质的环境质量,才能为招商引资工作营造良好的生态硬环境,推动工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我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还处于中级阶段,历史和认识层次上的原因造成的环保问题已逐步成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一)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过去三水工业薄弱,一直以来,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不少领导受“先发展后治理”的意念驱使,强调追求高GDP,强调招商引资指标,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的时候,较少考虑环保问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未能同步推进,环境保护往往外在于经济发展决策过程。再加在干部考核上GDP的增长占有重要地位,造成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对增长质量、发展潜力、居民的生活质量关心不够,没有从根本上将增长与发展区别开来,认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从而产生粗放型、摊大饼式的发展态势。
    (二)工业结构层次偏低。目前,我区的工业主要有饮料、食品、陶瓷、水泥、化工、印染、五金、铝材、电镀、造纸、塑料、电力等,工业结构层次比较低,高投入、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所占的比例较高,不少老企业治理设施陈旧,治理技术落后,由此导致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增大,环境容量大幅减少,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增大。
    (三)工业布局不尽合理。由于我区的产业规划比较滞后,且在招商引资上没设定明确的准入门槛,造成各类型的企业在各镇(街道)都同时存在,难以形成规模,缺乏特色。如陶瓷企业,除了迳口华侨经济区外,其余各镇都有,有的镇多则七八家,少则一两家;水泥厂、电镀厂、印染厂也是如此情况,往往出现一两家企业就污染了一条河涌、一片天空。各镇(街道)在辖区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不同类型的企业,甚至是互相干扰的企业混在一起,工业与农业混在一起,工业与商住混合一起的现象相当普遍,城中厂、村边厂、路边厂、田中厂比比皆是,难以对污染进行集中控制和集中处理。
    (四)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区的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水环境质量方面,9条主要内河涌水质几乎全部超出功能要求,特别是大棉涌、西南涌、左岸涌、乐平涌等已超出5类水体水质要求,造成全区水环境容量极低,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因水源污染导致农业受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作为饮用水源的西江、北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规建设项目不少,严重危害饮用水源安全。虽然我区大部分地区大气环境质量都能达到二类功能要求,但局部地区污染严重,特别是陶瓷、水泥行业比较集中的白坭、河口、乐平、大塘等地,大气环境亟待改善。电厂脱硫工作难以推进,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首先是集中治理设施滞后,与经济的发展不够协调。目前除了白坭镇、大塘工业园已建成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外,其余各镇以及中心城区尚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严重污染了各内河涌。许多工业园区内缺乏配套的集中治理设施,或者在工业园区的建设阶段就缺少污染集中治理的考虑。其次是企业的污染治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环境科技没跟上形势的需要,一些企业虽然舍得出钱进行治理,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治理方法,往往花了钱却收不到好效果;二是治污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环保处罚力度偏小,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不法企业冒险偷排、直排,且屡禁不止,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三是一些企业分布不合理,其所处的位置环境容量很低,虽然企业已经达标排放了,但仍会造成污染事故发生。例如河口的大棉涌,本来水量就不大,在岸边建一个企业虽达标排放,但废水长期积累在河涌,没有外来水冲稀,时间一长,就变成臭水涌了;四是我区电厂的除硫工作迟迟未能落实,电厂对自身发展的前景不明朗,缺乏治理的积极性,而且治理费用高昂,难以强制推行。
  
(五)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未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随着环保工作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环保工作的工作量和责任不断增大。区委、区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不断增加投入,使我区的环保能力建设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尚未适应形势的需要。首先在机构上未完善,区级环保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如信息中心、宣教中心等职能机构未设立,镇级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没有承担起一级政府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其次是人员编制偏少,以至混岗工作现象严重。再况且设备配置偏低,环境监测、监察手段落后,造成环保服务效率低,环境执法力度减弱,加上缺少执法专用车,给环境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在工业强区战略中做好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要实施我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才能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园区的环保规划。在今年三水区党的全会和人大例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区、三个文化基地、两个物流基地、一个商业中心”的规划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规划,今后必须全面执行落实。目前,三水区按广东省制定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提出的“红线调控,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绿线提升,引导经济持续发展;蓝线建设保障环境安全”的规划设想,正在研讨制定《三水区环境保护规划》,今后,我区必须严格按照这个规划。
    (二)抓好行业的定位布局。以往,由于财政体制的关联和区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造成各镇各找各食,饥不择食,不管什么行业,统一集中在一个地方,既影响了产业链、专业镇、专业区的建立,又给环境带来很大困难,企业之间也不断出现矛盾和纠纷。实践证明,专业园区或在园区中将某一行业高度集中,既有利于同行集聚,形成专业,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又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区政府在筛选投资项目的时候,应将其按照园区的总体布局安置,分门别类处理。
    (三)提升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的载体,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我区工业发展的质量。通过合理的规划,充分的影响评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绿色准入门槛,引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理念,争取通过ISO体系认证,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污染治理水平。建设高档次的工业园区,对构建和谐工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点,各镇(街道)都逐步有所认知。为此,大塘工业园区和区中心科技工业园都已成功通过了ISO14000管理体系认证,区中心科技工业园还打算继续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园。
    (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我区的招商引资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防治污染转移,要设定绿色门槛,严防将严重污染环境、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落后的项目引进来,避免遭受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变粗放的招商引资为集约的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各镇要有明确的产业指导,培养特色产业和一条龙产业,避免各镇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
    (五)加强污染治理。对污染企业要加强污染治理,对水泥、陶瓷、印染、造纸、电镀、电厂等要分行业、有步骤地开展统一治理工程。一些经过治理仍无法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政府要下决心逐步淘汰;对布局不合理的企业,如城中厂、村边厂、田中厂要以政策合理引导,逐步搬进工业园;结合我区的水利改造工程,开展内河涌的治理工程,把排污渠与农用排灌渠区分开来,做到雨污分离,减少工业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六)加强生态建设。以大塘工业园为突破口,在各工业园区内大力推行生态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强对旅游名胜区的生态保护,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建设工作,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七)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除了政府环保职能部门负主要责任外,教育、水利、卫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共同为营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家园而努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www.ss.gov.cn & www.sanshui.gov.cn 公安备案200304A0009 粤ICP备05101457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57-87783817 传真:075787734534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人民三路139号区政协楼

建议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本站,最佳分辩率1440*900